時代的浪潮滾滾向前,擔當的號角聲聲激昂。在這個寒假,一群懷揣熱忱的大學生積極響應寒假“三下鄉”社會實踐活動,奔赴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仁風鎮開展志愿活動,奏響了鄉村振興的青春樂章。
這支由商學院、文化和旅游學院、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三個學院學生組成的十人團隊,在陳淑云老師的悉心指導下,于2月14日至22日開展了為期9天的實踐。他們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引,從產業振興、人才振興、文化振興、生態振興、組織振興五個維度深入調研。各成員分工協作,圍繞“三農”、便民服務體系、文旅融合等關鍵議題,深入走訪政府、農戶與產業基地,挖掘仁風鎮的發展潛力。
團隊成員結合專業特長,以仁風鎮為核心,輻射周邊區域開展系統性調研:張韻涵和張紅文涵重點調研農業現代化發展、農民增收途徑、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等“三農”核心問題;任成琪和金童豪聚焦鄉村便民服務體系建設、人口流動趨勢分析及鄉村人才培育機制;李雨薇和郭夢嬌深入挖掘鄉村文化資源,探索文旅融合發展路徑;張珊和李嘉豪著重研究鄉村產業結構優化、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協調機制;陳穎和孫遠陽系統調研基層黨組織建設、鄉村治理體系創新等議題。調研期間,團隊建立定期會商機制,通過階段性匯報、專題研討等方式,及時交流調研進展,深化研究認識。
從扎根調研的日夜,到支教服務的身影,志愿者們用汗水與智慧為仁風鎮的發展添磚加瓦。一份凝聚著團隊智慧的綜合調研報告,為仁風鎮鄉村振興提供了“金點子”;對“三大名片”的深度挖掘與宣傳,讓富硒西瓜的甘甜、鼓子秧歌的豪邁傳揚四方;多彩的志愿服務活動,豐富了當地居民的精神世界;精美的宣傳片更是成為仁風鎮的閃亮名片,吸引無數目光。冬日雖寒,但這群胸藏星火的青年學子擎著鄉村振興的旗幟,以青春之名點燃了仁風鎮的發展引擎,讓希望的光熱在這片土地上無盡蔓延,勾勒出鄉村邁向繁榮的嶄新圖景。
【文旅隊員有話說】
烹飪23H2李雨薇
鄉村振興之路任重道遠,教育不僅是點亮孩子未來的明燈,更是留住家鄉希望的根基。

會展2301孫遠陽
若你問我支教最大的收獲是什么?我會說——不是“我教會了他們什么”,而是“他們讓我看見了教育的另一種可能”。

旅管23H2郭夢嬌
回首這段調研之旅,我深感自己仿佛經歷了一次心靈的蛻變與成長。仁風鎮以其獨有的魅力,讓我對鄉村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與感悟。

旅管2301李嘉豪
鄉村治理是一條很長的路,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。支教活動讓我明白了教育的力量,也讓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。

烹飪23H2張紅文涵
鄉村的可持續發展并非遙不可及的理想,而是可以通過每個人的努力逐步實現的現實。能夠親身參與其中,為鄉村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,我深感自豪。

文字:孫琳 初審:張耘愷 復審:趙軍 終審:信蘇珊